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 T琵琶有精80分
(4-2) T麒麟送子80分
(4-3) T刘海戏金蟾80分
(4-4) T十美踢球图2元
  • 桃花坞木版年画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月14日发行《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1套4枚,小全张1枚。

  • 邮票志号: 2004-2
  • 发行日期: 2004-01-14
  • 全套面值: 4.40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0mm × 40mm
  • 整版枚数: 20枚
  • 印刷版别: 胶印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史渊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北城下。苏州为富庶的江南名郡,商业繁荣,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富裕的苏州人讲究生活情趣,家中悬画,随月令不同而更换,丰富多彩的年节、民俗、风物,都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的年画历史悠久,一枝独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而饮誉中外。

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末,因最早的作坊在苏州桃花坞街上而得名。早期的年画风格较为雅致,仕女、花卉等题材,多采用传统的立轴和册页。画面经受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到了清代,艺术形式已趋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形式,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丰富,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嘉盛世”城市的风情世相,还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至清末,其题材和服务对象已全部转向农村,并逐步走向衰落。至解放前已是奄奄一息,频临绝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了有效的抢救、挖掘和创新工作。1950年起先后成立年画创作小组和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使这支江南民间年画艺术的奇葩,重新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桃花坞木版年画画面和谐精细,乡土气息浓郁,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题材丰富,多用民间故事、吉祥喜庆、神像、戏文、时事为题材,以象征、寓意、夸张手法,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其技法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兼用了着色的彩色套版;形式有门画、中堂、屏条、床围等。构图均匀丰满,主题鲜明突出。线条简练明快,色彩鲜艳夺目,形象生动质朴,装饰意味浓郁,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因而不仅倍受中国城乡广大民众的欢迎,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等,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艺术有相当影响,在美术史、民俗史上有重要地位。

2004年1月14日,为了展示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艺术遗产,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4枚,小全张1枚,同时发行兑奖版(版式二)1套1版。

(4-1))为“琵琶有情”。画面描绘一弹词女艺人在富户人家演唱“堂会”的情景。评弹(又名弹词)源于苏州。流行于江南一带。表演者常为一人、两人或数人,用琵琶伴奏,自弹自唱,内容大多是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4-2)为“麒麟送子”。画面描绘了麒麟正将幼童送来的情景。这是人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门画,一般张贴于结婚喜庆之时。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为吉祥的化身。因而认为乘坐它下凡投胎转世的必是神童。

(4-3)为“刘海戏金蟾”。画面描绘了童稚可爱、蓬头跣足的刘海正在手持成串金钱,逗戏三足蟾蜍的情景。刘海即刘海蟾,是道教中全真道祖师之一。在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民谚:“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他被视作撒财、吉庆、祥瑞的化身。

(4-4)为“十美踢球图”。画面描绘了其中一名女子娴熟的球艺,其举足扬臂的美态,将球技表演得淋漓尽致。“球”在古代称为“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为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初为宫廷娱乐,后传入民间。原画有10多美女正在踢球嬉乐,故名之。

本套邮票的4幅年画,均选自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珍藏之佳作。画面虽只选取整幅年画的局部,但仍保持了桃花坞年画的品味和风格,且使主题更为突出醒目。微缩文字使用“桃花坞”拼音“TAOHUA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