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T | 澳门妈阁庙 | 50分 |
(4-2) T | 澳门莲峰庙 | 100分 |
(4-3) T | 澳门大三巴牌坊 | 150分 |
(4-4) T | 澳门松山灯塔 | 200分 |
1997年11月11日,为纪念澳门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邮电部发行了《澳门古迹》特种邮票,全套4枚。
澳门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背靠珠江三角洲,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距61公里,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望,北与珠海市的拱北接壤。现在一般所指的澳门地区包括移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总面积16.92平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6.05平方公里,凼仔岛3.78平方公里,路环岛7.09平方公里。澳门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古迹众多,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气候宜人,建筑独具南欧风格,富有南国海岛的风韵,是一个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其妈阁庙、观音堂(普济祥院)和莲峰庙为澳门的三大古庙,还有大三巴牌坊、松山灯塔、西望洋主教堂、白鸽巢公园和半岛南端的西湾风景区等,都闻名于世。澳门是华洋贸易最早的港埠,是东西方文化从海道上最初接触的地方。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特殊,澳门开埠400多年来,几经沧桑,它曾是天主教最早的远东传教中心,后来蜕变为东方“蒙地卡洛”赌城,到本世纪60年代又成为一个小型国际城市。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旧时因有“窥环如镜”的南湾、北湾,因此被称为“镜澳”,数百年间,辗转相传,先后用过的名称有濠江、濠镜、镜海、镜湖、海江、香山澳等。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被水浸湿的贡物为名,贿赂地方官吏,登上澳门陆地借居。1557年,又把借地改为租地,开始在此长期居留。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乘清政府战败之机,相继侵占了澳门南面的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政府又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它处无异。”此后,葡竟把澳门划为其领土。1976年葡萄牙宪法规定澳门是在葡萄牙管辖下的特殊地区。1979年中葡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达成的协议指出: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的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谈判解决。1982年葡萄牙修改宪法,规定澳门为葡萄牙治理下的中国领土。1987年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11月11日,为纪念澳门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邮电部发行了《澳门古迹》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妈阁庙”。是澳门开埠以来的第一座庙宇,始建于明弘洽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原名妈祖阁,又名正觉禅林、海觉寺,俗称天后庙、妈阁娘娘庙。位于澳门半岛东南部妈阁山下,依山就势,沿崖而建,面向沧海,殿阁幽森。庙前有石阶,供作上下船的“埠头”之用;山门石坊上横刻“妈祖阁”三字,两侧刻“德周化雨”、“泽润生民”门联,门上有鲤鱼嘴、定海针等瓷饰物;门前石狮一对,形态生动,极富民族特色。庙内主要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等4幢建筑组成,其中以大殿最具规模,最初即称其为“正觉禅院”,为盛极一时的佛寺。石殿为一座以石料砌筑的方形殿宇,建于明万历年间(1605年),横额刻有“南国波恬”4字,殿四周奇石如林,尤以蛤蟆石、洋船石、海觉石最著,合称“妈阁三奇石”。弘仁殿则建于1488年,历史最为悠久,殿内中央供奉着名扬天下的护海女神,即源自福建莆田湄洲岛的妈祖神像,四壁雕刻着辅助妈祖天后的天将神兵,还有一只色彩缤纷的中国帆船石刻浮雕,传说当年妈祖即是乘此船由莆田出海,历经惊涛骇浪而安抵澳门,由此升天成仙的。观音阁位于山顶,供奉观音塑像,意寓保佑四方平安。整个庙宇,极具中国古代建筑之特色,再加上终年紫烟缭绕,香火不绝,不仅成为澳门的一大胜景,也已作为澳门的象征。据说当年葡萄牙人登岸询问当地名称,居民以为问庙宇,答日:“妈阁”,葡人即以其音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据文献记载,妈祖即林默娘,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28岁病逝,经常显灵于海上,护民救难。清康熙年间,尊封为“天后”,是沿海渔民心中的救护神,妈阁庙前即香火旺盛,人潮如流,为澳门一大民俗景观。
(4-2)为“莲峰庙”。原名天妃庙,又名关阐庙、慈护宫,后因枕落莲峰山而得名,建于1592年,现存莲峰庙是清光绪二年(1875年)重修的,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莲峰庙横连三座,内殿二进,供奉着多位神抵。门前广场宽旷,围以石栏,建筑宏伟,庙貌森严。庙门有幅楹联“莲花涵镜海;峰景接连瀛”。首进为天后殿,供奉天后圣母,天后殿左右为关帝殿、药王殿。二进为观音殿,供奉观音大师。观音殿后依次为吕祖殿、金花娘娘殿。庙后为小花园,有亭台花草,风景宜人。天后殿前有一亭台,是清朝官吏到澳门巡阅、审案的场所。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两广总督林则徐为了禁烟而亲到澳门巡视,临时驻在该庙,并在莲峰庙台案传见过澳葡官员。至今仍在正殿存放着林公办案的木案,现在庙前树立着林则徐的石像,并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天后殿挂有“恩光浩大”的牌匾,以纪念他在澳门重振国威的辉煌历史。
(4-3)为“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半岛西部炮台山下,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下连68级石阶,显得巍峨壮观。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该教堂始建于1602年,历时35年,于1637年建成,造价高达3万两白银,由意大利耶稣会教主设计,并有一批日本工匠参与,因此,教堂装饰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东方建筑的不同风格,布饰大量充满宗教色彩的精美雕刻和塑像,是澳门最古老的艺术性建筑之一,也是澳门的另一个标志。但不幸的是,教堂曾经历过3次大火,并终于在1835年1月26日的那场大火中焚毁,而仅残留下这座类似牌坊的石砌前壁,高耸于194级石阶斜坡上,历经人生岁月的风风雨雨。
大三巴牌坊的建筑由花岗石建成,宽23米,高25.5米,上下可分为五层,自第三层起往上逐步收分至顶部则是一底边宽为8.5米之三角形山花,整个墙壁是巴洛克式,但一些设计或雕刻,却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如中文或象征日本传统的菊花圆形等图案,这座中西合壁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牌坊第一层,即入口层,此一层共有三个入口并有十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大门两侧各3枝,侧门一边各2枝,小门门楣上有耶稣会简字IHS的浮雕图案,正门上则写有“MATER DEI”,说明此教堂是供奉圣母;第二层相应是第一层之延续,墙壁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7朵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榄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四个天主教圣人;第三层是装饰最丰富的一层,并开始收分,墙中央设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龛,供奉著圣母,两侧各有3个天使浮雕,此一层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两侧以方尖柆代替壁柱,是下面两层柱体的延续,各柱间均以浅浮雕装饰,左边是智能之树及一只七翼龙,其上有一圣母,侧有中文“圣母踏龙头”字样,而右边对称位置上则是精神之泉及一只西式帆船,上有海星圣母。在柱组外边是一顶呈弧状之扶壁,右边是一骷髅及中文字“念死者无为罪”,左边则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则是“鬼是诱人为恶”,此层最外侧两块墙身是由两条带有圆顶之方尖柱,而墙侧则设有中国舞狮造型的开大口之狮子,作滴水之用,在第四层是一耶稣圣龛,两侧有耶稣受难之刑具浮雕,往外由四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第五层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间有一铜鸽,顶部设有十字架。整座牌坊既宏伟又细腻,显示了当年圣保罗教堂的气势。
(4-4)为“松山灯塔”。位于澳门半岛东部的东望洋山上,是我国沿海以及远东地区的第一座灯塔,原称东望洋灯塔。该山古称琴山,海拔93米,是“澳门第一峰”,山上原来光秃无树,后来遍植马尾松,历经100多年的培植,已是满山苍葱,因此改名为松山。因耸立在松山松涛中而得名,为澳门地区的地理座标的标志点。由一名土生葡人设计的松山灯塔,高13米,建于1864年,于1865年9月24日晚上开始向四周海域放射出熠熠光芒,射程可达25海里,为往来航船指示方向,通宵达旦,不停闪烁放射光芒,最初使用煤油灯发光,并利用木轮绳锤的摆动使灯光循环旋转。1874年8月被台风吹毁,1910年6月29日晚,经修复而重放光明,此时,已采用了电动机械,煤油灯被电灯所取代。至1911年重建,正式使用迄今。灯塔内还设有一架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到50公里以外的景物,为水警巡察、嘹望提供了条件。松山灯塔与另两座三百年古迹松山炮台和松山教堂,构成松山三古迹。登上松山灯塔,于此远眺,澳门全景及珠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海风吹过,松涛阵阵,别有一番景色,可领略古今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