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 陶罐 | 20分 |
(4-2) | 宝胄 | 30分 |
(4-3) | 天体运行图 | 50分 |
(4-4) | 珍珠曼荼罗 | 100分 |
1995年9月1日,为了反映西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邮电部发行了《西藏文物》特种邮票,全套4枚。
藏族是一个富于艺术创作的民族。他们善于把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生活和历史的观察、理想和迫求,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喇嘛庙中那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不仅是他们对佛国世界的想象,对理想天国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激情表现,是记述历史风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作为藏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结晶的西藏历史文物,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更以其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
1995年9月1日,为了反映西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邮电部发行了《西藏文物》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陶罐”。画面主图为新石器时代的双体兽形罐。意喻藏民族的悠久历史。
双体兽形罐1977年出土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高19厘米,小口、宽唇、直颈,器腹为袋形双体,底部各有圈足,器表饰锯齿形刻划纹,并加黑色彩绘,整个陶罐的形体似双兽对立,较为罕见。但其纹饰与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有相似之处,表明自远古以来青藏高原就同黄河流域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那里所创造的文化代表着祖国历史的一部分。现由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收藏。
(4-2)为“宝胄”。画面主图为唐代或吐蕃时代的宝胄。意喻藏民族的强悍性格。
胄,是古代打仗时戴在头部的盔甲。此宝胄为公元7世纪的唐代或吐蕃时代之物,相传为松赞干布所用。现珍藏在北京故宫武英殿。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在新旧《唐书》中称弃宗弄赞或弃苏农,公元629年继赞普(王)位后,继续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制订官制,建立起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文成公主联姻,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入国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649年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对藏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加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4-3)为“天体运行图”。画面主图为西藏清代的绘画作品《天体运行图》。意喻藏民族的聪明才智。
《天体运行图》是一幅长157厘米、宽138厘米的“唐卡”画。它不仅是西藏清代的绘画作品,也是研究近代天文历算的重要文物。现珍藏于布达拉宫。这幅画是根据《白琉璃》的记载绘制的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上面画了很多星球,每一星球画一动物图形来表示,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古代藏族人民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其它星球的运行,观察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和草木鸟兽的生长情况,从而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从所画动物图形看,与内地天文学上把天体划分为十二宫是完全一致的,这些天体行宫的划分,能推算出准确的西藏历法。藏历与内地夏历干支纪年一样,用十二地支属相纪年,又以十天干配五行。
(4-4)为“珍珠曼荼罗”。画面主图为现代的“珍珠曼荼罗”。意喻藏民族的宗教崇拜。
“曼荼罗”是梵语,意为“坛场”,是佛教徒在诵经或修法时安置佛像、菩萨像的地方。西藏13世达赖喇嘛土登加措(公元1875—1933年)圆寂后,为了纪念他,一位藏族贵妇人首先捐献出很多珍珠和珊瑚,接着许多藏民也纷纷效仿,然后由西藏的能工巧匠将22万余颗珍珠和珊瑚缀制成一个曼扎。此曼扎工艺精湛,精美无比,现珍藏在布达拉宫13世达赖灵塔殿内。
本套邮票采用西藏传统绘画“唐卡”的形式和技法来表现,使画面不单纯是物件的再现,而是具有更强烈的民族性,体现出浓郁的西藏民族艺术风格。“唐卡”在藏语中意为“用彩缎织物裱的卷轴画”,内容以佛像、佛教故事为主。这套邮票的画面,均以“唐卡”中的“莲花座”为背景,将文物置于莲花座中,用象征圣洁的莲花座,衬托着雪域高原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