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6-1)傅抱石作品选听泉图10分
(6-2)傅抱石作品选洗手图20分
(6-3)傅抱石作品选大涤草堂图20分
(6-4)傅抱石作品选擘阮图40分
(6-5)傅抱石作品选虎跑50分
(6-6)傅抱石作品选山阴道上1元
  • 傅抱石作品选
  • 1994年10月5日,是傅抱石诞辰9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傅抱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6枚。

  • 邮票志号: 1994-14T
  • 发行日期: 1994-10-05
  • 全套面值: 2.40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31mm×52mm
  • 整版枚数: 40(10×4)枚
  • 印刷版别: 胶版
  • 原作品作者: 傅抱石
  • 设计者: 王虎鸣
  •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傅抱石(1904-1965),我国著名中国画画家、金石家、美术史家和美术理论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伞匠人家。幼年丧父,11岁时到瓷器店学徒,后在邻友帮助下才得以上学。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江西第一师范。1925年,还在江西第一师范读书时,便写出了第一部专著《国画源远述概》,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26年著《摹印学》,1929年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时,又写成《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由徐悲鸿推荐,而得到江西省的官费赴日留学,主攻东方美术史。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1935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1936年7月,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后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2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1946年迁南京。1947年10月,《傅抱石教授画展》在上海举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曾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江山如此多娇》大幅画。1965年病逝南京,卒年62岁。
  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傅抱石作画,“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他推崇清代画坛创新派大师石涛的创造精神,既融汇古代诸家之长,又不受前人成法速缚,勇于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山水画,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他的人物画,多取自古代文人高士及古诗词中歌咏的人物,即所谓“上古衣冠”,造型典雅优美,神态丰富,线条飘逸,有浓郁的书卷气。郭沫若先生评价说:“抱石作画别具风格,人物善能传神,山水独开生面。盖于旧法基础上摄取新法,而能脱出窠臼体现自然”。
  在他一生的后30年里,绝大部分时间在大学从事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留下了150余篇(部)、总约200余万言的学术论著,填补了一些重要方面的空白,这不仅在美术界,即使在整个学术界里也属不多。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中国山水人物技法》、《中国绘画理论》、《罗马尼亚写生集》、《捷克斯洛伐克写生集》、《东北写生集》、《浙江写生集》等。又精篆刻,并有《印谱》行世。其代表作有《兰亭图》、《丽人行》、《九歌图—湘夫人》、《待细把江山图画》等。
1994年10月5日,是傅抱石诞辰9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傅抱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6枚。
  (6-1)为《傅抱石作品选听泉图》。该作品为立轴,纸本水墨;作品的钤印为:傅、抱石、印痴、抱石画课;作品中的款识为:听泉。岂堪方北苑,不必问南宫。白云横断处,画个听泉翁。辛巳岁莫,抱石试所得同治年间墨,亦一日清课也。该作品是傅抱石中年代表作。画面以圆转纵逸而苍莽松秀的“抱石皴”为基调,辅以散毫点、大浑点,苍山雾海融为一体,突出画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题,充分体现出傅氏画风的特色。
  (6-2)为《傅抱石作品选洗手图》。描绘了4位高士宁静、庄重观画的精彩瞬间。香炉、几案,高士们专注的神情和桓玄洋洋得意之态,栩栩如生。于1943年秋天在重庆创作,画上的题款为:“癸未立秋后一日写于东川金刚坡下山斋。抱石”。
   注:《洗手图》是傅抱石人物画创作中的一幅很重要的作品,这幅画曾参加过1942年“傅抱石壬午重庆个展”。他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里这样记述了《洗手图》的创作起因:“有些题材很偏,但我觉得很美,很有意思,往往也把它画上。如《洗手图》,这是东晋桓玄的故事。桓玄在正史家并没有好的批评,说他是桓温的孽子,性贪鄙,好奇异,性嗜书画,必使归己。这位桓大司马,和顾恺之、羊欣是好朋友,常常请两位到家里辩论书画,他坐在一旁静听,这行径已够有味了,且在宴客的时候,喜欢把书画拿出来观览,有一次某客人大约吃了“油饼”没有楷手,把书画污了,他十分生气,以后,凡有宾客看书画即令先洗手再看。我以为这故事相当动人,尤其桓玄那种人,贪鄙好奇,偏偏对于书画护持不啻头目,在现在的情形看来,多少文绉绉的先生们还怀疑书画是否值得保护,以今例古,怎教我不对这桓大司马肃然起敬于是我便在五尺对开的宣纸上,经营一张横幅。画四人观画,一人正在洗手,而桓玄则庄重地望在屏风之旁。这幅,是七月十二、十三两日画的,这两日正是骤热,我室中有一百零三度,但我为尽量传达画史上的桓玄,并不感着热的难受。像《洗手图》一类的制作,是完全无倚傍的,凭空构想,设计为图。”傅抱石就是凭着自己对故事理解和构想,设计完成了《洗手图》的创作。不幸的是,在1942年画展后,因战争年代的动荡,边隔画失踪了,从此不为人知。
  《洗手图》邮票,所采用的原画是傅抱石于1943年秋天在重庆创作的,画上的题款为:“癸未立秋后一日写于东川金刚坡下山斋。抱石”。此画由美国皇冠集团总裁、美籍华裔收藏家邓仕勋提供的。1986年6月,纽约著名美籍德裔古玩女收藏家庞耐在纽约佳士德拍卖会上,以6万美金购得此画;庞耐去世后,此画被其后人拍卖,由邓仕勋拍得。《洗手图》入选《傅抱石作品选》特种邮票,颇费周折,因为有人曾提出“邮票相当于是国家的名片”,不应该由海外私人藏家提供作品。由于《洗手图》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确重要,它代表了傅抱石在重庆时期的巅峰水平,终于破格选用。但这幅没人洗手的《洗手图》,却在邮人心中留下了一个疑问:《洗手图》曾参加过1942年“傅抱石壬午重庆个展”,它的创作时间怎么会在1943年呢
  1995年,在深圳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幅由郭沫若题写画名、傅抱石的作品《洗手图》露面了。画面左上角有郭沫若篆书题“洗手图”3字,并署“郭沫若题”4字楷书款;左下角有傅抱石5行楷书题记,并铃有“抱石入蜀后作”的朱文方印。原来此画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料室的仓库里整整尘封了四十年。这幅《洗手图》的出现,澄清了人们心中的疑问,证实了邮票中所采用的那幅竖幅作品并非真实的《洗手图》。经过傅抱石的儿子傅二石先生鉴定,把纪念邮票上的画作名改成了《读画图》。
  (6-3)为《傅抱石作品选大涤草堂图》。1942年3月,他在重庆西部所作,即表示对石涛的崇仰。画面主体几棵大树,大笔泼墨,墨色交融;株顶虽断而枝叶繁茂,很少用线,全以墨色变化表现之。左方草堂,其中细笔勾写凭栏仰面而立的石涛小像,创造出悲天悯人、深沉放达的“涤”境。徐悲鸿对此画十分欣赏,在画上题了“元气淋漓,真宰上诉”的句子,真可谓“珠联璧合”。
  《大涤草堂图》原是石涛写信请八大山人画的题目,抱石根据石涛信中内容,先后作了两幅。1945年又作一幅,将草堂置于画面正中,四周浓树,后有远山,笔墨较前幅率意,同样体现一个“涤”字,亦即石涛自题诗中所谓“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的境界。抱石对石涛之至爱由《大涤草堂图》也可见一斑。因石涛曾别署“大树堂”,故草堂前特画几株参天古树,绿荫复盖,其干叶采用浓墨破湿色的创新画法,笔墨并重,干湿齐用。这一阶段,他摸索出独特的散锋笔法,打破了中国画数千年中锋用笔的模式。
  (6-4)为《傅抱石作品选擘阮图》。于1945年2月作于重庆。画中,援阮弹奏者、侧耳倾听者、应节摇首者,一个个心驰神往,一个个如痴如醉,一个个淡冶妩媚,美目流盼。
  擘:拨、弹奏之意。阮:阮成,即月琴,相传为阮咸所创,故名,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一种。擘阮,即弹奏月琴。傅抱石不仅是中国画坛一代宗师,而且在书法、篆刻、文学、史学、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还会唱京戏,能操琴,擅吹笙。知道了这些,便不难明白这幅唐代仕女擘阮图,能画得如此栩栩如生,绝非幸致。
  (6-5)为《傅抱石作品选虎跑》。1962年10月至1963年4月,根据在浙江休养期间的写生创作而成。画面上,在萧疏的远山和朴茂的秋林之间,三两游人走在渐伸渐远、径曲道幽的小路上,传达出鲜明的纵深感、幽邃感,流露出苍秀蕴籍,勃勃生机。
  “虎跑”,即位于杭州西湖南山区的虎跑泉,其名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4—820年),这里住着一位叫性空的高僧,因用水不便,准备迁走。夜里忽然梦见神仙告诉他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然有二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从此性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虎跑泉因此得名。
  (6-6)为《傅抱石作品选山阴道上》。所描绘的是王羲之和他的3位朋友,正漫步山阴,游山光水色,谈琴棋书画,吟诗词曲赋,左起第三人回首者即王羲之,清高俊逸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山阴,即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县),这幅画取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琊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今绍兴市)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地方行政长官),世称“王右军”。早岁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博采众长,创造妍美流便的今体。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集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兰亭在山阴县西南兰诸山上,兰诸山,一名兰亭山。公元353年,即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一天。王羲之和一些至亲好友到兰亭游春,在水边宴会,饮酒作诗。有人把这次大家写的37首诗收集在一起,叫《兰亭集》,共推王羲之为之作序。他稍加思索,便一气呵成,这就是震惊古今的无价之宝《兰亭集序》墨迹。
  全套邮票选取他6幅代表作,山水画、人物画各半,交替排列,既表现了画家的艺术造诣,又使邮票整体变化产生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