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 爱国民主人士·陈其尤 | 20分 |
(4-2) | 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 | 20分 |
(4-3) | 爱国民主人士·马叙伦 | 50分 |
(4-4) | 爱国民主人士·许德珩 | 50分 |
1994年2月25日,为了表达历史和人民对爱国民主人士的永久纪念,邮电部发行了《爱国民主人士(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上的亲密朋友,他们和共产党一道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民主和自由,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94年2月25日,为了表达历史和人民对爱国民主人士的永久纪念,邮电部发行了《爱国民主人士(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
4-1为“陈其尤”。图案刻画了陈其尤的头像。粗重的眉毛,浓密的胡须,方额高鼻,紧闭的双唇,深沉的目光,生动地展现出了陈其尤的刚正性格和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富有人格感召力。陈其尤(1892-1970),别名定思、丽江,广东海丰人。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致公党领导人之一。陈其尤早年在广州博济医院学堂读书时加人同盟会,曾先后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和光复惠外之役。辛亥革命后,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1916年毕业回国,任职于北京政府财政部。1917年后,曾任陈炯明粤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担任过东山县、云霄县县长、潮汕海关监督兼海关外交特派员。1931年加人中国致公党,被选为致公党中央干事委员会负责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国民党驻香港代表。1938年因揭发孔祥熙从事军火生意,被蒋介石囚禁于贵州息烽集中营。1941年获释后,在重庆、香港从事爱国民主活动。1946年初,他前往香港,酝酿改组和恢复致公党。次年5月,在致公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1949年6月,他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同年9月,作为致公党首席代表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主席等职。1970年12月1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4-2为“陈叔通”。图案刻画了陈叔通的头像。陈叔通(1876-1966),名敬第,字叔通,浙江杭州人。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全国工商联主要领导人。幼承家学,对诗词古文均有很深造诣。1902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并朝考中试,授翰林院编修,1904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法政大学研习政治法律。1906年回国后,曾在杭州创办杭州女学(后改名为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并先后参与创办杭州《白话报》、上海合众图书馆。1910年曾任清政府资政院民选议员,参加宪友会和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并兼任《北京日报》经理。1912年春,在上海发起成立民国公会,并加入国民协进会。次年4月,加入进步党。1914年5月,任政事堂政事处礼制官、编纂及《民国公报》主笔。1915年退出政界,定居上海,任商务印书馆董事。1926年后长期担任浙江兴业银行董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不畏日伪诱逼,担任上海维持会会长。1945年,任上海市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上海工商界劳军分会,并任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同年9月,前往北平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新中国成立,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2月17日卒于北京,终年90岁。著有《百梅书屋诗存》。
4-3为“马叙伦”。图案刻画了马叙伦的头像。长髯飘胸,双唇紧闭,眼镜下目光炯炯,额头上层层皱纹,既透着学者的儒雅风度,又洋溢着热爱祖国、追求民主的热情,可亲可敬。马叙伦(1885-1970),我国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书法家、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字彝初,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州人。1902年,马叙伦毕业于杭州养正书塾,曾任上海《选报》、《国粹学报》编辑,后以教书为生。辛亥革命前加入柳亚子等发起的南社。1911年赴日本,在东京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浙江参与筹办民团,响应武昌起义。后协助章太炎在上海创办《大共和日报》,任总编辑。1913年,任北京医学专科学校文职教员,并应邀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兼课。1913年冬,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辞职南下回上海。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聘邀他任北大哲学系教授。“五四”运动后,任北大教职员会及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会书记、主席。1922年夏,出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此后,曾任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1929年冬辞职,次年回北大任教。1932年应聘为国难会议议员。1936年1月发起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被推为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因贫病交加,蛰居上海,化名邹华孙,专事著述。1945年底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6月,参加上海各界人士举行的反内战游行示威,被推举为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团团长,在南京下关车站被特务殴伤。1947年底,到香港筹建民进港九分会,继续从事反蒋民主运动。1949年与李济深等赴北平,出席政协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民进中央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1970年5月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5岁。著有《列子伪书考》、《说文解字六书疏证》、《马叙伦学术论文集》、《石屋余溶》等。
4-4为“许德珩”。图案刻画了许德珩的头像。许德珩(1890-1990),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原名许础,字楚生、楚僧,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908年就读于九江中学堂,1911年投笔从戎,任李烈钧九江都督府秘书处秘书。1913年随李烈钧参加湖口讨袁之役,失败后到上海中国公学英文系就读。1915年秋,转入北京大学读书。1918年5月,参与发起学生爱国会,创办《国民》杂志,并加入李大钊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为学生领袖之一,受北京学生联合会委托起草了《五四宣言》。后到上海参加筹备全国学联活动,并任《全国学联日刊》主编。1920年前往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勤工俭学,毕业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7年初回国后,任广外中山大学教授,并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同年4月至武汉,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兼代主任。同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到上海,担任暨南大学历史社会科主任及教授,并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活动。1931年7月,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教授兼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并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1月,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执行委员。1936年1月与马叙伦等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积极支持学生运动。次年夏,任北京法商学院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参与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1945年9月3日,主持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被选为理事,主持社务活动,成为该社最主要的创始人。1949年9月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并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水产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79年8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著译有《社会学讲座》、《哲学的贫困》等。
本套邮票的人物均是有抱负、有骨气、有胆魄、有学识的民族精英。因此设计者均采用肖像写实的手法,体现人物的风貌。这套邮票的票幅因人的脸型而异,长脸长髯者采用竖式,短脸短须者采用横式,可说是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