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向“存量”要“增量”——广东邮政做好资产盘活大文章
作者:王淼 潘都
时间:2025-02-20     来源:中国邮政报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广东省邮政分公司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资产盘活答卷:房产出租盘活收入6.8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与增量均居全国邮政首位,超预期实现集团三年行动方案阶段性目标,切实助力邮政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东邮政以创新机制与重点项目驱动破解资产低效困局的系统性实践。在这场“向存量要增量”的攻坚战中,广东邮政用机制创新破解历史包袱,以市场化思维激活沉睡资源,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探索出传统国企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其实践表明,只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善用改革工具,“老资产”完全可以焕发出新活力。

  机制革新: 构建盘活长效生态

  面对存量资产分布散、效能低等难题,广东邮政构建起覆盖“目标设定—过程管控—考核激励”的全链条管理机制。通过召开全省资产盘活推进会,将年度目标细化分解至21个市分公司,指导各单位对盘活项目找准定位,分类施策,并对落后单位和进度滞后项目建立预警督导机制。

  为创新考核激励机制,舞好盘活“指挥棒”,广东邮政首次出台专项维修费用补贴政策,支撑房产出租业务发展。2024年初,广东邮政首次在预算中切出一部分专项维修预算,由省分公司统一配置管控,在全省甄选62个维修项目,主要用于楼宇形象、安全管理、公共区域品质提升等方面;在2024年全省战略绩效考核中,增加房产出租盘活收入、出租率相关指标,发挥考核的“牵引力”作用,并制定广东邮政房产经营专项工作奖励办法,将相关奖励传导落实到房产管理团队和优秀人员,发挥对房产出租的激励作用。

  模式突破:科技赋能与集约整合

  “过去找租户靠扫楼发传单,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对接全国客户。”广东邮政工管中心负责房产管理的工作人员感慨道。2024年7月,广东邮政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资产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将旗下待盘活的房屋和土地资源在阿里平台进行挂拍出租,为广东邮政房产租赁盘活带来新的活力。借助阿里资产平台的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以及庞大的客户基础,广东邮政的房产资源吸引了众多潜在客户的关注和竞标,提升了资产盘活的成功率和溢价率。这也是广东邮政落实集团公司数字化赋能业务转型发展的切实之举。

  在内部空间整合上,广东邮政推行“办公场地整合革命”,通过多址整合、大平层办公、办公辅助用房压缩和复用等措施合计腾挪出约1.4万平方米优质空间。省分公司本部率先将人均办公面积压缩30%以上。这一经验在市、县分公司得到积极复制推广。广州市番禺区邮政分公司将区分公司办公大楼整合,将副楼中的集邮、物料管理等与生产办公相关的功能压缩整合至主楼,将其余功能迁出至其他商业价值较低的房产中,腾挪整合出整栋副楼约3735平方米空间用于出租盘活,实现合同期总租金722万元。珠海市金唐邮政分公司将唐家邮政大楼办公场地1243.4平方米腾挪出租盘活,驻楼办公人员调整至城区分公司合署办公,使原城区分公司人均办公面积压降23%,实现合同期内总租金386.85万元。

  攻坚破局:政企协作创造共赢

  广东邮政在推进资产盘活实践中探索出众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流花大院项目堪称政企协作盘活存量资产的典范。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靠全国钟表批发市场,西依省客运站,东临广州火车站西广场,始建于1975年,由14幢建筑物组成。面对广州地铁芳白城际线建设的借地需求,广东邮政组建跨部门专班,历经12轮谈判达成“空间置换+现金补偿”的创新方案:在确保邮政核心作业功能的前提下,将3631平方米土地用于地铁建设,同步争取到7018万元补偿款,较初评咨询结果溢价234%。该模式随后在南沙新垦、解放北路征迁项目中成功复制,形成“以土地换空间、以资源换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广州邮区中心邮袋场地搬迁整合项目中,广东邮政更展现出精细化运营能力。通过将处理场地迁至远郊,不仅年节约运输、安保成本116万元,更将原址改造为智能仓储园区,引入物流企业后实现年租金312万元。员工通勤上班问题则通过班车补贴、弹性工时等人性化措施化解,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乘势而上:锚定湾区发展新机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广东邮政正将资产盘活深度融入区域经济脉络。针对政府对广州火车站的“站、产、城、居”一体化改造规划,广东邮政计划对流花大院剩余地块进行商业化改造;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战略区域,探索“邮政网点+社区服务”的复合开发模式。2024年启动18处老旧网点改造,预计3年内打造50个集快递、零售、政务于一体的城市服务综合体。

  “资产运营不是简单的‘收租思维’,而是价值再造工程。”广东省邮政分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表示,2025年,广东邮政将继续巩固全国邮政出租盘活收入的排头兵地位,深化“管理集约化、运营专业化、手段数字化”改革,培育邮政特色不动产运营品牌,争取为全系统贡献更多“广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