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小邮局升级做优平台大有可为
作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容璇 通讯员 强梦妮
时间:2024-06-14     来源:南京日报

  漫步校园邮局,喝一杯咖啡,交流学习心得;走进医院邮局,检验报告、快递包裹“一举两得”;环顾商务楼邮局,“寄递+团购”“寄递+金融”“寄递+文创”功能齐全……

  这些是近年来南京邮政深耕“小邮局”项目建设的缩影。小邮局是南京邮政构建的集邮件投递、散件揽收、区域中转、驻点服务、共享共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除了邮件快件收发、取件、查询等基本服务,还根据辖区内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延伸邮政寄递业务服务触角,让寄递与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高效。

  大学小邮局,网购的衣服可以进试衣间试穿,不合适直接退

  “这是南大人自己的邮局,小邮局里处处体现出邮文化、南京大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融合。”南京邮政高校校园邮局项目负责人王泉向记者介绍。

  近日,南京大学邮局正式开业,开业首日进店人数超8000人。邮局内设有邮政包裹收寄区、文化打卡区、集邮文创区、章戳盖印区、多功能共享休闲区和邮局咖啡区。南京邮政与南京大学联合开发了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学生的青睐。不少南大学子在文化打卡区的高录墙(高考录取通知书)前驻足,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与亲友分享自己的入学记忆。

  除了随手可见的特色文化元素,这家小邮局内的特色服务也不少。取件区设置了试衣间,校园师生们前来取快递时,如果收到衣服、鞋子类包裹,可以直接走进试衣间试穿,不合适的立即退件,省得来回跑。记者在多功能共享休闲区看到,有学生在自习,有学生在小组讨论。王泉介绍,师生们想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话,只需提前申请,就能免费使用。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开业的河海大学校园邮局,是南京全市首个将快递服务、文创服务、咖啡业态整合为一体的校园邮局,日均人流量超过5000人次。河海大学校园邮局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打造了集“邮政服务+文化传播+共享体验+创业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邮政榜样”。

  医院小邮局,“报告代邮”“病案到家”“药品急递”等服务齐全

  走出校园,来到医院,记者发现,这里的小邮局也很“暖”。“我们白天有专人驻点服务,夜间转为无人值守营业模式,上夜班的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刷卡进来取件,无需等待。”鼓楼医院小邮局工作人员檀维凤告诉记者,鼓楼医院小邮局是江苏省内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式小邮局。

  “现在寄件只要扫码下单,不一会儿邮政工作人员就到科室门口来收件,省时省力!”鼓楼医院医护人员纷纷点赞。据介绍,南京邮政自主研发“鼓医惠寄”小程序,打通互联网医院,成功打造“揽收到桌”创新快递服务模式,既方便医护随时下单寄件、避免来回跑腿的麻烦,也解决了由于医院科室分散造成派揽难度高的问题。

  “我们在这个小邮局里,特别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冰柜,方便保存一些待寄中药和医护人员的生鲜快件,还增设了试衣间,方便客户退换货。”檀维凤说,希望小邮局能够发挥出大效能,为满足医患需求提供更多服务。

  该邮局内还因地制宜配置了报告机,患者在取快递时可随手同步取诊断报告,缓解院方服务压力。不仅如此,鼓楼医院小邮局还提供“医护惠寄”“报告代邮”“病案到家”“药品急递”等高效便捷的快递服务。

  除了校园和医院,记者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小邮局的“踪迹”。据南京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累计建成邮政小邮局39个,类型包括工业园区小邮局、商圈楼宇小邮局、校园小邮局、医院小邮局、政务小邮局等。具有多重功能的小邮局,通过驻点服务、共享共配、区域中转、服务叠加等方式,减少了揽投部揽投半径,持续提升市场开发效率,促进邮政寄递业务提质增效。

  村庄小邮局,能收发快递,还叠加助农取款、邮乐购功能

  小邮局不仅将服务延伸至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同样也深耕在乡村。位于六合区冶山街道的东王社区与安徽省毗邻,由6个村居合并而成,东王小邮局就选在村中心的便民超市。小邮局老板王香梅介绍,这里日均代收邮件70余件,除邮政外,“三通一达”快件也会送至该点。不仅如此,小邮局还叠加了助农取款、邮乐购等业务。

  记者了解到,南京邮政经常与各类合作单位联合开启助农直播。“下面要介绍的是我们南京市江宁区的横溪西瓜,大家请看,皮薄、瓤脆、甘甜、多汁、爽口……”南京大学邮局开业首日,南大学子和邮政工作人员一起,在小市集上变身“直播带货达人”,销售江宁横溪西瓜,浦口星甸甜瓜,卫岗牛奶以及荔枝、红薯、玉米等邮政农品。据介绍,短短两个小时,直播间观看人数达2万人以上,销售收入11万元。

  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铖认为,邮局的功能性变化,是中国邮政顺应时代发展的转型需要。随着快递服务网络不断下沉,末端成为提升快递服务体验的重要环节,中国邮政在守好阵地的基础上探索业态创新、打造商业亮点、促进流量转化,有助于增强末端网络的自身造血功能,巩固邮政体系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地位和社会组织系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