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邮报之间”
时间:2019-01-28     来源:中国集邮报
     报纸是散装的百科全书,如何将报纸中的“邮”提炼出来?如何将“散装”串成“珍珠”?
    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企业报工作多年,仿佛生在报海之中,整天除份内工作之外,唯一的“功课”就是看报。因爱好集邮,萌生将报上有关“邮”的内容剪下来,妥然保存,日积月累,剪报多了,开始按系列分类、编制目录、装订成册,此习惯一直沿续至今,成册的资料成了我写邮文的参考资料之一。
    《邮文剪报册》至今仍很鲜活,常翻常用常新。以下为各系列带头篇:
    《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晚报我很喜欢,剪的内容广、实、趣。《新中国邮票上的世界名邮》(1989年11月16日)一文中写道:在国外获奖的新中国邮票有多种,它们是1958年6月20日发行的《关汉卿戏剧创作700年》纪念邮票中的第3枚“望江亭”;1958年12月15日发行的《林业建设》特种邮票第1枚“森林资源”等邮票分别被英国《集邮者年鉴》评为1958年的“世界十大名邮”。1981年10月29日发行的《中国古代钱币(第1组)》邮票,因主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较高的史料价值,且设计上乘,获美国集邮家和钱币学家协会颁发的1982年度美国国家年度奖。
    《扬子晚报》(1997年11月12日)《值得留意的“中国邮政”之第一》一文中写道:“中国人民邮政”从1991年5月23日始改为“中国邮政”,嗣后“中国邮政”邮品诞生了8个“第一”。
    《人民日报》副刊常有邮票美文发表,分量较重。王泰来写的《十二生肖邮天下》(2013年3月24日)图文并茂,文字生动,颇有味道,文章上下有中外生肖邮票13枚,标题下方又有《庚申年》猴票及版票。文章以一则趣闻开头:当年日本田中角荣访华,闲聊中田中角荣出了一道谜语:贵国共有12个,每人占一个,东洋西洋都没有,请问是什么?周总理哈哈一笑,道:十二属相。接着邮文从中国生肖第一猴和世界邮坛的十二精灵两个方面做了有趣的论述。
    杂志中也有“邮”讯,《环球》(1991年第7期)刊登张明德写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1837年罗兰·希尔(1795-1879)曾提出3条建议:由寄信人在邮局付现金;通过对信、封信纸收费的办法统一邮资;使用“一片大小只够盖上邮戳即可的纸片,在其背面涂上粘液。这样,其持有者纸片浸湿后,可将它贴于信封之上。”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对“邮票”这一概念的清晰表述。邮票的诞生是世界邮政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开端。
    再就是搜集邮票邮品的延伸资料,举例如下。
    一、1996-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第1枚“商代龟甲”的延伸资料搜有,《光明日报》(2014年8月19日)载的《甲骨文的发现与学者之功》,介绍了一片甲骨惊世界和发现路上的接力,较系统地介绍了甲骨文的基本概况,揭示了“商代龟甲”邮票背后的史料和故事。
    二、T.113《中国古代体育》第4枚“蹴鞠”,存有《都市快报》(2014年6月29日)载的《中华五千年“足球史”》,文中写道:“宋朝就有专业的足球俱乐部,宋太祖身穿龙袍踢球,唐朝女足比男足厉害等。”看邮票,读报纸,大长见识。
    三、T.94《朱鹮》所搜材料有,《33只国宝朱昨首次放飞》(《钱江晚报》2014年11月13月);《国宝朱成功“野生”了 德清创造江南朱野外自然繁育第一例》(《杭州日报》 2015年5月21日);《朱与洋县的温暖情缘》(《光明日报》2017年2月11日)。跟踪搜集朱邮票的相关动态资料,有使邮票“活”起来的感觉。
    知识性强是邮票的特点之一,强化知识蓄存成为邮人的必要一课。“搜尽奇峰打草稿”,无论是欣赏邮票还是编组邮集,掌握精准而丰富的知识是绕不开的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目的地剪报是获得邮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兴趣的邮友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