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邮新闻

    为美好生活加“邮”

    科技兴邮惠万家 数智赋能新生态
    李沛东   2025-01-09   

     

    2020年首条无人机邮路成功试点

    2021年以来,全省1029个储蓄网点新增1941台智能自助设备

    2022年寄递业务开发应用“千里眼问题邮件智慧跟踪查询系统”等

    2023年西安邮区中心全国数字化改革试点取得扎实成效

    2024年首批智能无人投递车顺利试运行

    陕西邮政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面近三年年均投入资金超4000万元,年均增速超20%。在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互促下,陕西邮政经营发展成效显著,2021至2023年收入规模连续三年跨越50亿元、60亿元、70亿元,企业综合经营成效跃居全国前列,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媒体新模式

    电商直播的快速兴起,让陕西邮政服务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近年来,陕西邮政充分发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主动服务“村社户企店”,积极助农惠农,让乡村的土特产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蛋蛋。近三年,陕西邮政协同邮储银行累计发放惠农融资贷款超30亿元;农产品“一县一品”寄递项目超3.5亿件、助销农产品近200亿元;建成32个优质农产品基地,拉动农产品交易额6.3亿元。

    陕西邮政积极拥抱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渠道宣传,目前全省邮政共注册登记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账号296个,为企业和客户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走进西安市邮政分公司工行卡寄递项目现场,条码扫描声、面单打印声、智能语音提示声此起彼伏,封装好的银行卡依次经过扫描设备,收寄系统自识别编码、读取地址、打印面单,工作人员左手接面单,右手接卡袋,将卡袋放入封套后封装,一个邮件整套操作下来用时不超过5秒。

    为加快报刊业务转型升级,推进报刊发行业务由传统订阅模式逐渐过渡为数字化订阅模式,陕西邮政以集团公司企业微信为搭建平台,以数字化工具为服务手段,连接邮政企业(B端)、邮政员工(S端)与客户(C端)三方,优化客户订阅体验,不断促进报刊业务向数字化转型。

    充分利用邮政平台网点资源,拓展线上订阅渠道。在邮政营业厅、社会发行站、邮乐站点等场所增加线上触点,通过“微邮店”、“邮海报”等营销工具制作“商品墙”,实现无实物一码购,引导客户由线下订阅向线上订阅转移,减轻旺季网点员工的工作量。持续推广BSC数字化营销工具的应用,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报刊营销模式转型。在2025年报刊大收订中提升机构客户线上订阅规模,加快开发政企及校园客户群体,运用“两法”强化靶向营销,促进引流获客和销售转化。

    走进西安市邮政分公司工行卡寄递项目现场,条码扫描声、面单打印声、智能语音提示声此起彼伏,封装好的银行卡依次经过扫描设备,收寄系统自识别编码、读取地址、打印面单,工作人员左手接面单,右手接卡袋,将卡袋放入封套后封装,一个邮件整套操作下来用时不超过5秒。

    工商银行制卡中心是首个落户西安的全国(25省)制卡中心,为不断提升寄递质量,省邮政信息技术中心开发专用通道直连工行信息传输通道,专门针对工行卡寄递项目的收寄系统线上使用,收件人信息全部由网上传输,最大限度保证了客户信息安全。该系统自2019年上线以来,收寄发送各类银行卡邮件1300余万件。

    依托邮政金融“北斗星”系统,省信息技术中心结合本省实际,为基层单位和一线人员开发了各类营销和管理系统,以数据为抓手,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为目标,让数据系统成为服务客户的高效工具。“巡航星”客户识别和意向登记系统、“活客星”客户活动综合管理系统、“丰收星”农特项目管理系统、“创客星”务工客群数据营销系统、“保险星”保险数据营销系统、“启明星”金融管理KPI看板系统……

    今年以来,“7星”系统识别客户约130万户,服务新客户65万人,建档农户22.6万户。“省信息技术中心作为陕西邮政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研发工作始终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贴近业务生产,全力服务金融、寄递和管理,省信息技术中心完成科技项月20余个,自科研创新项目86个,极大助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省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人雷西平说。

    升级智慧服务  积极拓展无人配送和低空经济

    今年5月,全省首批试点运行的智能无人投递车在西安市高新区投入使用。智能无人投递车最高时速40公里,满电续航里程达180公里,一次最多可装载1000公斤邮件。该投递车具备无人驾驶、自主识别投递路线、主动避让行人、识别红绿灯、灵活应对多种路况等特点。

    上线后,无人车主要应用于如自提点甩点直投、楼字派驻、小夜班投递等多个运营场景,工作人员可凭手机APP扫码开厢,直接入库,其便捷化操作流程可有效增加城区投递作业频次、提升投递效率、拉动末端智能化转型,是企业推动生产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少人化、自动化转变的重要尝试和探索。

    早在2019年,汉中市镇巴县草坝村就开通了全省首条无人机邮路。草坝村是镇巴具泾洋街道的一个边远行政村,单程投递里程39公里,原有投递作业单程需用时120分钟。在改用无人机投递后,单程仅需20分钟邮件即可到达,草坝村的群众可享受到更加智能、及时、便捷的邮政服务。

    在大荔冬枣集中上市期,大荔县两宜镇邮政营业所负责人成洲每天通过“丰收星”系统就能了解网点3600余户冬枣种植户的动态情况。系统显示果农张大妈的账户已经有10多天没有变动,电话又打不通。于是,支局长带着柜员和智能移动终端来到客户家中回访。

    经过了解发现,原来张大妈的手机和微邮付码牌不小心丢失了,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帮助下,很快就重新开通了微邮付(支付二维码)。从7月初至8月中旬两宜镇邮政营业所累计流人资金17亿元,收寄冬枣5000余箱。“邮政现在真是越来越智能了,上门几分钟就办好了,我正发愁微邮付里面的钱怎么提出来呢。”客户对邮政的智慧服务赞不绝口。

    加快数字化改造  AI融入生产管理

    西安邮区中心是全国邮政八大省际邮区中心一,承载着西南、西北地区邮件经转功能,日接发邮政运输汽车1200余趟次;日均行驶总里程达9.8万公里,开行邮路总里程累计超 11.5万公里,运能每日达4700余吨。

    去年3月,西安邮区中心陆、航两个邮件处理中心均应用数字化技术,以数字孪生和3D仿真技术,打造智慧大脑,优化生产管理,实现生产全流程管控,人均生产效率增长23.5%,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走进西安邮区指挥调度中心,生产现场成百上千的小件分拣机格口、装车垛口、制车垛口、供件台、皮带机等信息1:1还原到电脑屏幕上。这套3D孪生系统总共有中心全视图、生产全流程、处理中心介绍、生产要素、安全管控五大功能展示,还具备设备效能指标、流程监控、问题邮件分析、遇险管理等数据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台小件机上都有智能AI摄像头,当包裹从转盘上不慎遗落下来,就会被AI摄像头捕捉到,我手机上的APP会发来提醒,再反馈给最近的班组长,这种最前沿的AI技术应用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西安港务区邮件处理中心班组长张超说。

    近年来,西安邮区中心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打造出数字化处理中心,邮政物流从“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加速演变,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相关省会城市间寄递全程时限从2.41天缩短至1.82天;特快和快包寄递全程平均时限分别缩短14.9小时、12.4小时,时限达成率分别达94.9%、91.5%。

    展望未来,陕西邮政将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加速转型升级,用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迭代替换,持续提高数智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构建竞争优势,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