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爱力指出:“要加快IT赋能,构建科技优势,重点推进‘智能+’转型,实施智能网络规划、智慧路由、智能调度、智慧场院建设等,优化推广数字看板,实现生产运营管控和业务管理可视化。”浙江省邮政分公司积极探索以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径,依托信息的力量推进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处理场地,在处理场地配置人脸识别设备,采集、监控、分析场地进出人员等信息,以信息手段促进封闭管理、现场管理、外包管理的规范化提升。
构筑安全屏障,强化封闭管理
浙江省分公司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引入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处理场地的人员进出通道配置了人脸识别设备与闸机。人员进出场地前必须提前录入基本信息,经过人脸识别设备扫描,比对信息一致后闸机才能打开。
通过配置人脸识别设备与闸机,处理场地进出通道建立起了一道人员排查防线,实现了对三类人员的信息排查和拦截:第一,人脸识别系统对接公安平台,对于有犯罪记录的人员,系统会触发自动提醒、拉黑功能,使其无法进入处理场地;第二,对于存在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等不良行为的人员,管理员可将其划入黑名单,该类人员被扫描到时,闸机将无法打开;第三,未提前录入信息的人员,若无管理人员在系统进行确认,闸机也将无法打开。这些都为处理场地筑起了安全屏障,保障了邮件安全和人员安全。
目前,浙江省分公司已在全省8个邮区中心、4个网路运营中心及5个业务量大的区县处理中心,共23个处理场地、26个进出通道配置了26套闸机与104台人脸识别设备。
量化评估内容,精准外包管理
鉴于外包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浙江省分公司通过人脸识别系统,采集进出场地人员信息,对外包人员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目前,已实现了以下功能:
第一,量化外包服务的业务熟练度,记录外包人员在该场地的工作时长、工作次数等,以此计算该外包公司人员的固定程度,评估外包人员业务熟练程度。
第二,量化人员在岗情况,根据人脸识别设备扫描的数据,记录、展示人员在岗情况。如某生产人员在一个班次内的出闸次数、出闸时长等数据,反映该人员的工作投入程度等,处理中心可将该信息提供给相关外包公司,将工作不认真的人员进行排除。
第三,量化人员属性,对自有人员与外包人员比例、男性与女性比例等数据进行统计、展示,以此评估该处理场地整体人员情况等。
第四,量化奖惩考核,现场管理人员在巡场时,通过移动管理软件即可记录现场不规范情况,在系统上进行奖惩情况的统计,便于现场管理。
通过将生产及生产支撑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数据量化,浙江省分公司实现了对外包服务的精准评估。
提供技术抓手,细化现场管理
根据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总体要求,浙江省分公司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处理场地按功能、工艺流程等切分为一个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均设置一名网格长,并按“四个到人”要求,明确网格长职责、指标等,细化处理现场管理。
在岗位设置基础上,浙江省分公司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对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规范化管理手册》,将网格继续细化为不同的标准岗位,所有生产人员、生产支撑人员全部配置到相应的岗位,实现了人员与岗位在系统上的一一对应,有效防止了人员串岗等现象。同时,建立抽查机制。处理场地管理人员不定期按照系统内岗位的人员配置情况,实地抽检人员在岗情况。在夜间生产管理力量薄弱时,增强对作业人员的督促。
目前,按集团公司标准岗位,全省邮政全部完成了人员、岗位的配置,为现场管理精细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人员、岗位的配置为各环节人均处理效率、人员定额的数据统计提供了系统支撑,减少了人工统计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在集团公司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总体要求下,浙江省分公司努力从信息化方面进行突破,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省邮政人脸识别系统已于6月10日完成与新一代系统的对接,是全国邮政第一个实现对接的省分公司。在规范化改革相关指标方面,6月1日至15日,作业人员签到率达到100%,封闭作业完成率达100%,外包服务的业务熟练度为63.5%,均达到集团公司目标;人均处理效率及人员定额目标,全省8个邮区中心中已有6个达到集团公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