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录与抗战纪念

——对不同历史时期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的比较研究
苏冰2020-08-11来源:中国邮政报

  从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14年波澜壮阔的伟大抗日战争和在抗战中锻造的抗战精神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邮政发行抗战题材邮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抗战以来至今,人民邮政发行了大量的抗战题材邮票。检视这些邮票,可见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伴随着时代的节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试从邮票图案选取、选材内容、设计风格、印制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的特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及历史背后蕴藏的史实真相。 

  一、邮票宣传目的不同,图案选取各异。 

  1.抗战期间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主旨十分明确,即以宣传抗战、鼓舞激励士气为目的。1937年,陕甘宁边区发行的“中华邮政”邮票,1套3枚。“宣传图”邮票主图为一位站在台上演说的干部,他右手叉腰,左手挥动,正向广大工农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号召全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台下群众正在围观听讲,整个画面气氛热烈,感染力强;“农耕图”邮票主图为一农民正在扬鞭催赶着牲畜耕地,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正在努力发展生产,做好抗战后勤工作;“战士图”邮票主图为一名手持步枪的战士,战士左侧为半颗冉冉升起的五角星,右侧为一面飘扬的缀有五角星图案的红旗,表现了中国军人守家卫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场景。这三枚邮票图案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三大任务——宣传、生产、战斗,简洁明了地展现出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1938年8月,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邮票主图是一位手持钢枪,快速朝着抗敌前线奔跑的战士形象,寓意抗战烽火熊熊燃烧,中华儿女誓死抗敌。这套邮票是为鼓励军人抗战,免费发给抗战军人使用的军人专用邮票。1941年2月1日,冀南区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1套3枚。1分票主图为中国地图,票的两侧分别是“抗战建国”“团结进步”八个字,喻示中国领土不容侵犯,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5分票主图为高举旗帜的群众,旗上印有“改善民主”“实行民主”8个字,表示觉醒的群众高喊“改善民主、实行民主”的口号,唤醒全体国人进行反抗、斗争;1角邮票主图为农村的村庄景色,表达了人民群众通过斗争获得解放、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1940年10月发行的“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是山东根据地最早发行的邮票。主图为五角星图案,周围是整齐的横线,五角星象征光明,横线象征波涛,弧形框象征战旗,寓意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群众抗日情绪高涨如波涛汹涌,他们高举战旗,向着光辉的明天奋斗前行。 

  这些邮票主图内容素材来源于抗战军民之中或者就在抗战军民身边,抗战军民对这些内容不仅熟悉,而且不少就是他们自身形象的化身。这种邮票主图选材透露出来的含义易于为广大抗战军民所接受,从而能达到宣传抗战、鼓舞激励抗战士气的良好效果。 

  2.抗战胜利后,各根据地陆续发行了抗战胜利纪念邮票。晋察冀边区于1945年到1946年发行的该题材邮票主图为“八路健儿疆场杀敌图”,并且以此图案发行过两次邮票,根据票幅大小不同分别称作“抗战胜利纪念大型邮票”(俗称“大抗战”)和“抗战胜利纪念小型邮票”(俗称“小抗战”)。晋冀鲁豫边区分别于1947年3月和7月发行了“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和“抗战胜利二周年纪念邮票”,两套邮票主图相同,颜色不同,均为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侧面像,这是抗战期间指挥边区军民抗击日寇的两位领袖。东北区1947年发行了三种纪念抗战的邮票,7月7日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邮票及小全张,主图为一只有力的手臂紧握一支步枪,表示面对敌人的侵略,全民抗战的决心;8月15日发行的“八一五”东北解放二周年纪念邮票,主图为阳光照射下的白山黑水,两侧为大豆、高粱,表现解放后的东北丰衣足食,生活美好;9月18日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主图为东三省地图,两侧分别为“反对美蒋反动派制造二次满洲国”的文字,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同时,也宣传了当时的斗争形式。山东区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主图是毛泽东挥手指引人民奔向光明的前程,表示胜利后,人民希望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的美好愿望。东北区还于1949年8月15日发行了“八一五”四周年纪念邮票,主图为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1946年12月,山东区发行了“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图邮票”,主图为纪念塔,缅怀胶东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抗战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邮票名称由具体纪实逐渐过渡到用“纪念”来命名。由于这些邮票的发行距抗战时间很近,主图除个别选用领袖形象作为邮票素材外,基本继承了抗战时期该类题材邮票主图选用风格。较为具体地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抗战军民既追忆过去、缅怀先烈,也期待未来;表明在人民领袖的领导下,抗战胜利后的军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3.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邮票主图取材广泛,图案名称多用抗战史实名称来命名。1952年7月7日发行的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分别为“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4枚邮票图案定格抗战中4个有代表性的场景。1965年9月3日发行的纪11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1套4枚,“毛主席在著作”一图描绘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论持久战》的情景;“八路军东渡黄河”邮票图案为八路军战士在黄河边准备东渡,奔赴抗日战争前线的场面;“人民战争胜利”主图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战士在欢呼胜利的场景;“光荣参军”主图为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人民军队,加入抗战队伍的情景。1985年9月3日发行的J.117“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邮票,1套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描绘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二十九军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抗战的英雄形象;“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展现了八路军配合民兵浴血奋战,共同打击日寇的光辉形象。1995年9月3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邮票,1套8枚,分别为“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分别描绘了卢沟桥战斗、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的场景,以及华侨捐献、欢庆台湾光复、日本正式投降签字仪式的胜利场面。2005年8月15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邮票,1套4枚及1枚小型张,“全民抗战”展现的是国共两党军队和人民群众并肩作战的场面;“中流砥柱”主图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吹响冲锋号,展现了八路军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诺曼底登陆”主图为登陆后手持步枪的美军士兵;“攻克柏林”主图为苏军欢呼胜利的场景;小型张主图为一只冲破铁丝网的白色和平鸽,寓意和平与正义冲破了战争的主题。2015年9月3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1套13枚及1枚小型张,邮票图案背景表现的是中国抗战中的13个经典事件场面,主图是与该事件相关的纪念场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小型张画面以《大刀进行曲》雕塑为主图,高度概括、反映了全民抗战的主题。 

  这一时期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主要以抗战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场景或重要人物为图案选材,以歌颂抗战军民的功绩、缅怀抗战英烈、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抗战精神,说明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为目的,告诫世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二、邮票发行背景不同,邮票选材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抗战时期,为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努力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边区发行的邮票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邮票铭记是邮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发行邮票的国家、地区或发行机构的标志。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苏区改为民国政府领导下相当于省一级的陕甘宁特区,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总局改称陕甘宁特区邮政管理局,其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不再使用“苏维埃邮政”铭记,而是以“中华邮政”为铭记,故这套邮票被称作“中华邮政”邮票。在这一时期,其他各边区邮政发行的邮票上也先后使用过“边区邮政”“临时邮政”“战时邮政”“抗日邮政”等多种带有抗战色彩的邮票铭记,表示边区邮政是抗日根据地的临时机构,以区别于中华邮政。再从邮票图案这一邮票构成要素的选取来看,1937年12月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半白日徽图邮票”选取青天白日徽的局部为主图,1938年2月发行的“全白日徽图邮票”采用完整的青天白日徽为主图,青天白日徽为中华民国国徽;1941年2月1日发行的“冀南抗日邮政邮票”1分票以中国地图为主图。这些邮票都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愿望与诚意。 

  2.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希望国共继续合作,共建美好家园。在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邮政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中,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美好愿景。 

  从1945年到1946年初,抗战刚刚取得胜利,国共合作尚未破裂,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和平解决国内问题。这一时期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大抗战”“小抗战”邮票主图上依然使用了青天白日旗。1945年12月山东区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背景上青天白日旗和红旗同时高高飘扬。这些邮票用事实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希望国共合作,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政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具有鲜明的特色,其选材内容反映了新中国不同阶段对抗日战争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新中国早期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多是选取“平型关胜利”“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等这些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奋勇抗战的场景,而对国民党领导下战场上的抗战很少表现。直到改革开放后1985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邮票第一图“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开始,才出现这些战场的内容,之后又发行了“台儿庄大捷”“全民抗战”等内容的邮票,这表明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开始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人们对中国抗战在世界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内而言是全民抗战,对外而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抗战题材的邮票首先在名称上将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时提出,同时,在邮票内容的选取上也开始出现“芒友会师”及西方战场的“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场面,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画卷结合在一起,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西方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展现了出来。 

  三、组织机构设置不同,邮票图案设计风格迥异 

  1.抗战时期战斗频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交通邮政机构的主要精力用来保证战时联络,没有专门的邮票设计机构及设计人员,邮票的设计以实用性为主,大多数邮票构图简单,设计单一。 

  这一时期,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半白日徽图邮票”以半个青天白日徽志为邮票主图;“唐县临时邮政邮票”1分票图案为全白日徽志及五角星为邮票图案,5分票以两个正反三角形拼成六角星形及半白日徽局部为邮票图案主图;晋冀鲁豫边区发行的“代邮券”以交通徽为邮票主图;“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以五角星为主图;淮南区“稿”字邮票以五角星加上“稿”字为邮票主图,表示为报社通讯员专用邮票;苏中区“机、平、快”单位邮票中,“机”字邮票以手举火炬加上汉字“机”为邮票图案,“平”字邮票以帆船加上“平”字为邮票图案,“快”字邮票以飞鹰加上“快”为邮票图案。这些邮票图案都非常简单,或是寥寥数笔的简单示意图案,或是以某一个有代表性的汉字为主图。 

  2.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受当时人员及物质条件所限,没有专门的邮票设计机构,但是邮票设计开始受到重视。 

  这一时期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大抗战”邮票图案就是在各机关内广泛征求图稿,经有关部门组成的审定小组审定、评议,最后从十几份应征稿件中遴选出来的。“大抗战”邮票最终采用的图稿是华北联合大学集体创作的“八路健儿疆场杀敌图”。晋冀鲁豫边区发行的“抗战胜利纪念邮票”是边区文联主席马克设计的。东北区“九一八纪念邮票”设计过程中,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局长陈先舟对设计十分关注,曾和设计者郝艺民一起研究过邮票的构图。由于对邮票设计的重视,这段时期设计的抗战纪念邮票图案精美程度有了一定提高。 

  3.新中国成立后,统一了全国邮政组织,成立了邮票设计专门机构,培养了专业的邮票设计人才,之后又成立了图稿评审(议)委员会,向社会征稿,向美术界知名人士约稿,引进了竞争机制,使邮票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1952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由新中国首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设计;1965年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由邮票设计家卢天骄设计,第一、二、四图是根据著名画家何孔德、彦涵、王式廓创作的同名油画设计,第三图是根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创作的同名雕塑设计;1985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邮票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伍必端教授创作设计的,采用抗战时期宣传品常用的黑白木刻技法,时代色彩浓厚,历史凝重感强烈;1995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邮票设计者是何洁、陈楠、冯小红,邮票以历史照片为主图,黑白两色为对比,不同色块为衬景,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画面;2005年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邮票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武将,邮票图案在历史照片的基础上,经过手绘和电脑的处理,基调都为红色,辅以绿色和紫色,版画效果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2015年发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设计者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小型张设计者是于雪,以雕塑艺术家潘鹤、梁明诚的《大刀进行曲》雕塑为原型设计。这些邮票图案的设计或由专职的邮票设计工作者负责,或出自著名艺术家之手,其中不少邮票成为他们的代表作。 

  四、经济条件不同,印制水平各异。 

  1.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发行的邮票,是在日寇坚壁清野、不断进行大扫荡中诞生的。所以这个时期的邮票印制历尽艰辛,往往一有敌情,2小时内必须将印刷机拆卸掩埋好,扫荡过后再挖出来安装印刷。同时,由于当时物资匮乏,用纸非常紧张,邮票的印制材质也是五花八门。例如淮南区发行的“稿”字邮票,用报社抄收新华社电讯稿的电报纸(小32开新闻纸)的背面印刷,在留存的“稿”字邮票的背面,电报数码、译文还清晰可见。“唐县临时邮政邮票”是设计者臧本忠绘制好图案后,由唐县北村一位刻图章的工人刻制成木质印戳,买来本地产的双抄土纸,用铅笔在纸上打上格,用木戳在格里手工盖印,然后用鞋锥子顺着格线打孔,有时打孔来不及就用剪刀剪下出售。各边区邮票印成后,基本上没有打孔机,不能打孔,连切割机也没有,只能靠手工裁切,所以抗日根据地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是无齿票。 

  2.解放战争时期,各边区物质条件逐渐好转,邮票印制水平也有所提高。首先,印制邮票所使用的纸张质量有所改善。例如晋察冀边区“大抗战”中的1元票是先印的,使用的是白纸和报纸,后来在清理物资中,发现了一批收缴的波浪纹水印绢丝纸,以后的7种面值邮票就是用这种纸张印刷。另外,东北区“八一五东北解放二周年纪念邮票”“九一八纪念邮票”也是使用水印绢丝纸印制。其次,这个时期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也开始逐渐由正规印刷厂承印。“大抗战”邮票在晋察冀边区财政处印刷局印制;晋冀鲁豫边区“抗战胜利纪念邮票”在永兴印刷公司印制;山东区“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图邮票”是在胶东北海银行印钞厂印刷,其中“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还使用了红、绿、蓝三色套印,印刷精美。 

  3.新中国邮票是在和平年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印制的,邮票印制工艺更是不断提高。1959年专业邮票印刷厂——北京邮票印刷厂成立,之后引进了邮票纸刷胶设备,结束了邮票不刷背胶的历史。除了1952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是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印制之外,其他抗战纪念邮票都是由北京邮票印制厂承印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小型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些邮票都是由北京邮票印制厂影写版印制的。邮票纸张和油墨等工艺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采用荧光纤维纸、荧光油墨印制,还使用了缩微文字及异形齿孔等工艺,不仅提高了防伪性,也提高了邮票的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不同任务,同时面临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邮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无论是在邮票图案选取、选材内容,还是设计风格、印制水平上都有很大不同。 

  抗战时期发行的邮票重在“记录”,它们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发动民众,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奋勇抗战的历史,是那个特殊年代留存下的文物实证。抗日根据地发行的邮票,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诞生,经过了抗战硝烟的洗礼,浸透着交通邮政工作人员的心智和血汗,留存世间的已然不多,大多已成为邮票中的珍品。抗战胜利后发行的邮票重在“纪念”。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根据地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作为抗战时期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产物,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纪念题材邮票,纪念特征非常明显,并与中国传统逢十纪念相结合,来纪念这一重大事件,弘扬抗战精神。 

  总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在抗战中形成的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为人民邮政发行抗战题材邮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将不同时期人民邮政发行的抗战题材邮票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从邮票这个方寸之地更好地认识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更深刻地体会伟大的抗战精神,更坚定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捍卫和平、建设和平世界的坚强决心。

“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邮票”

“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