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8.10。影写版。P11.5。 31mm*52mm。 16(4*4)。[G]。
[A]刘凌沧。 [D]李大玮。北京邮票厂。
这套邮票的设计者为我国著名工笔重彩人物画家刘凌沧先生。在设计该套邮票时,刘凌沧采用中国传统人物画像风格中的“院体法”和“文人画方法”结合的形式,人物面部画法细腻,衣纹勾勒则较为粗放。
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一组)描绘了中国唐代的四位大文学家: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的形象。
4-1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从小聪明博学,兴趣广泛。26岁时,辞亲远游,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后经道士吴筠荐举,入长安供奉翰林。不到三年,李白因感朝政腐败,再度开始漫游生涯。晚年生活困顿飘泊,卒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的诗(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雄健奔放,无所拘束,语言自然明快,达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更有道家的自由放达情致,并杂以游侠意念。李白诗现存900多首,有《李太白集》。画面上,李白身着白衣,独自站在江边,眺望着逐渐消失的孤帆远影,超脱飘逸,似正在酝酿诗句。
4-2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大诗人。早年漫游各地。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晚年生活极为贫困。杜甫的诗大多反映下层人民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弊,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色,后世称为“诗史”。其诗作在艺术上博采前人,融合众长,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今存杜甫诗1400余首,其中《春望》、《北征》、《丽人行》、“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最为脍炙人口。现有《杜工部集》。画面中杜甫衣着简朴,坐于太湖石上,正提笔沉吟。画面突出了对杜甫脸形和颜面皱纹及眼神的刻划。几条皱纹,埋藏着杜甫不幸的遭遇;沉郁的眼神,则流露着伤时感世的心情。
4-3为“韩愈”。韩愈(768—842),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因其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他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任。坚决反对佛、道二教,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其文气势雄浑,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感情充沛。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独辟蹊径,颇具独创性。现有《昌黎先生集》。画面上的韩愈宽衣博带,拱手正立,显示出为人正直、庄重严肃的形象。
4-4为“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其诗文均为反映现实的力作。寓言讽刺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出现,是柳宗元的创新。其中的代表作如《三戒》等,文章短小简洁,意味深远,语言犀利,风格严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尤为突出,文笔秀丽清新,描写景物细致生动,极富诗情画意。其代表作如《永州八记》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有《柳河东集》。画面上反映的是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等人的革新运动,被贬南方,在溪边撰写诗文的形象。